Dropout--深度神经网络中的Bagging

深度神经网络过拟合问题

深度神经网络由于其巨大的参数量,可以很方便的拟合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,同时,巨大的参数量也给模型带来了过拟合的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也有人提出了早停和加入正则项等手段。而在传统机器学习中,除了这些手段,还有一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,即bagging(参考我之前的文章Bagging为什么能降低过拟合),最典型的就是随机森林:对样本和特征进行抽样,训练多个模型,然后进行集成(投票/求平均)。那如何将这种思路引入到深度神经网络中呢?
首先,由于训练单个深度神经网络就已经非常耗时,通常样本量也不够多,不适合采样,所以像随机森林一样抽样训练多个模型的方案不可取。
剩下的思路就是用“一个”模型来模拟多个sub-model,那如何来模拟呢?

Dropout

对于深度神经网络,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其隐藏单元(神经元),对于一个有n个神经元的层,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神经元是否激活,来模拟$2^n$ 种结构,即sub-model,而在evaluate阶段,我们将这些所有的sub-mdoel的结果进行求平均。那对于现在的结构,不可能对 $2^n$中结构都去做计算然后再求平均,一种近似的做法是用当前这“一个”模型来近似模拟:设置所有神经元都处于激活状态,同时,对每个神经元的输出乘以其激活概率keep_prob.这就是Dropout的背后思想。
Dropout
简单总结Dropout的具体做法:训练阶段,在前向传播的时候,让某个神经元的激活值以一定的概率p停止工作;预测阶段,对每个神经元的输出乘以1-p (keep_prob)。
接下来思考一下,为什么这么做work:首先,训练阶段部分神经元失活,对应的结果是部分features不参与计算,本质上是对features进行采样;其次,从整个训练过程中看,每次训练(batch-data),都对应不同的失活神经元(sub-model),对应的每个sub-model在单个epoch内,都是在对样本进行无放回的抽样,本质上是在bagging。最后,在预测阶段,为什么可以用“一个”完整的模型来模拟sub-model的求平均过程呢?从sub-model的角度看,每个sub-model被training的概率为$(1-p)$, 而神经元对所有sub-model是共享的,唯一的区别是是否激活,所以归一到每个神经元上,单个神经元被training(激活)的概率为$(1-p)$,而sub-model的总数是$2^n$,每个神经元求平均的过程即$Out_i * (1-p) * 2^n/ 2^n = Out_i * (1 -p)$.
具体实现时,我们的目的是在训练阶段对神经元进行随机(概率p)失活,而在test和evaluate时,对神经元的输出乘以$(1-p)$,所以在实现时,可以采用一个trick:dropout时,对样本进行mask的同时,将其除以$(1-p)$,这样就可以一次计算完成所有逻辑,同时,把所有逻辑保留在整个层中。
tf的实现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def dropout(x, keep_prob, noise_shape=None, seed=None, name=None):  # pylint: disable=invalid-name
"""Computes dropout.

With probability `keep_prob`, outputs the input element scaled up by
`1 / keep_prob`, otherwise outputs `0`. The scaling is so that the expected
sum is unchanged.
...
"""
with ops.name_scope(name, "dropout", [x]) as name:
...
# Do nothing if we know keep_prob == 1
if tensor_util.constant_value(keep_prob) == 1:
return x

noise_shape = noise_shape if noise_shape is not None else array_ops.shape(x)
# uniform [keep_prob, 1.0 + keep_prob)
random_tensor = keep_prob
random_tensor += random_ops.random_uniform(noise_shape,
seed=seed,
dtype=x.dtype)
# 0. if [keep_prob, 1.0) and 1. if [1.0, 1.0 + keep_prob)
binary_tensor = math_ops.floor(random_tensor)
ret = math_ops.div(x, keep_prob) * binary_tensor
if context.in_graph_mode():
ret.set_shape(x.get_shape())
return ret

不同dropout方案对比实验

如果在非dropout阶段不进行scaled会如何?
scaled
scaled.png
without_scaled
without_scaled.png
实验也说明非dropout阶段如果没有进行scaled(求平均),对应的loss会比train阶段高,同时acc也会降低。

桥豆麻袋,到这里好像出现了一点问题:
按照我们上面的思路,在test和evaluate阶段,我们从对sub-model求平均转化为对每个神经元的output进行scaled down,即 $activation(x * W ) * (1 - p)$, 而我们在实现时,只是对x进行scaled up操作,如果后面接的层的激活函数是线性的,这样处理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,后面的层不总是线性激活函数,那此时,$output = activation(x * (1-p) * W) != activation(x*W) * (1 - p)$,即我们得到的输出与我们想要的并不一样,按照以上的理解,我们对output进行scaled-down,验证一下两者的区别。
scaled_input
scaled_input.png
scaled_output
scaled_output.png

看上去对output进行scaled-down结果稍微好一点,但是并不显著,此时的激活函数是relu,而且是在倒数第二层,换个激活函数试试。
scaled_input_tanh
scaled_input_tanh.png
scaled_output_tanh
scaled_output_tanh.png
结果看上去对output进行scaled-down效果稍微差一些,但差距不大。
代码地址https://github.com/xv44586/Papers/tree/master/DeepLearning/Dropout,感兴趣的可以试试其他方式。
既然两种方式在结果上看,效果差不多,而对output进行scaled-down需要添加一个AfterDropLayer,逻辑会在不同的层中,而对inputs直接进行scaled-up,所有逻辑都保存在一个layer中,更清晰。
But,Why?为什么两种方式的结果效果差异不大?真让人头秃啊!

论文地址
http://www.jmlr.org/papers/volume15/srivastava14a/srivastava14a.pdf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updating…

image.png

上图是sigmoid函数在[-8,8]区间的图像,其中linear是由[-8,-4,-2,2,4,8]截断的直线,看图可以看出,sigmoid在区间内都非常的接近”linear”,梯度变化较大的部分只在几个拐点周围,大部分都是近似”linear”,所以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两种方式有差异,但是差异并不大。

关于头图

大四竞赛作品截图

Glove模型
深入谈谈word2vec